由科技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推动编制《面向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(2025)》于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正式发布。该技术清单涵盖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、生态农业等8大领域417项技术,为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应对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。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成果转化项目《海南红芯1号丰产栽培示范基地》科研成果“高种椰子红芯系列优良品种试验推广及规模化种植”成功入选技术清单,体现了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,以及在相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的实践与推动能力。
椰树是海南省树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国家重要的经济作物。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和遗传学方法,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红芯椰子植株,进一步提高基产量、品质和抗逆性。红芯1号高种椰子的适应力强,在海南海拔300米以下海岛山地、坡地、海岸线等都可以种植,品质好、抗性强、耐贫瘠,丰产性能强,椰汁成分优质。红芯1号在栽培技术上采用水肥一体化,操作简便,效果明显,特别适宜在东南亚、非洲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行推广示范。
项目负责人介绍科研成果。
自2023年以来,海南省种业实验室(原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)联合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启动成果转化联合项目,旨在推动热带高效农业科技创新,打通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通过整合科研、产业和市场资源,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,支持有成果转化实力的农业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实施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推广能力,加速热带高效农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,服务国家战略,赋能乡村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