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崖州区政务服务大厅,工作人员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服务。(资料图片)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琪成 摄
从试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奖励办法,到推行“政府+协会+企业”三位一体服务模式,再到“政企约见平台”……近年来,三亚紧紧围绕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”目标要求,以提升群众、企业满意度为导向,多措并举打造高效、多元服务模式,促进服务效能全面提升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
◆急群众之所急
“上门办”把服务窗口搬到“家门口”
日前,南海社区网格员黎盼盼带着京东政务总客服,来到辖区89岁黎阿公家。黎阿公因腿脚不便,一直为高龄老人补贴认证手续发愁。黎盼盼见状轻声安抚并迅速操作手机,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身份核验、信息录入等流程。看着网格员熟练的操作,黎阿公表示,以前想着要下楼就发怵,现在“上门办”真是解决了他的大难题。
黎盼盼介绍,有些老人因行动不便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常有人错过认证影响补贴发放,如今“上门办”把服务窗口搬到家门口,解决了特殊群体办事困扰。
这一便捷服务源于京东平台“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专营店”新上线的“我要上门办”专栏,新增2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,采用“线上下单+上门办理”的“政务外卖”模式,专业政务“跑腿员”随叫随到,全流程免费,不仅服务银发群体和残障人士,还为企业工程项目提供建设工程基础轴线核验、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核准等上门服务,提升了项目审批效率,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新范式。这也是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服务企业和群众实际行动的体现。
此外,为解决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政企沟通不畅、企业诉求难以及时解决等“堵点”,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主动搭建沟通桥梁,上线“一鹿快办·畅言政务”数字化意见征集平台,及时分办或转办群众咨询、诉求,实现了企业诉求“一键直达”。
不仅如此,从今年5月9日起,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领导班子固定每周五开展常态化接访企业活动,通过“线上12345通话+线下预约接访”双通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。截至目前,6期接访收集的5个问题已解决3个,其余问题正在稳步推进中。
◆解企业之所难
“政务服务小闹钟”提醒企业及时办
政务服务的优劣,企业和群众感受最真切。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深知这一点,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,倾听一线声音。围绕信用社区标准规范制定及基层治理,该局工作人员赴4个区的8个社区(村)基层站点,召开座谈会8场,访谈基层工作人员、群众代表20余人次。同时,全面走访调研全市21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,形成专题调研报告,并于6月26日与吉阳区大社区负责人座谈,反馈诉求处理进展,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。
“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护士执业证书过期了。”日前,办事人曾女士收到了市营商环境建设局“政务服务小闹钟”关于证照到期的短信提醒,这项服务让她倍感贴心与温暖。在行政审批工作过程中,工作人员关注到不少企业和群众因为疏忽许可证的有效期,导致证照超期而只能重新申办的情况。与证照延续相比,大多数许可事项重新办理的申请材料相对较多,时限更长,还面临着可能被执法部门处罚的风险,给企业经营和医疗领域执业带来困扰。
针对这一情况,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上线了“政务服务小闹钟”,专门对企业和群众临期的证照进行短信提醒,最大限度帮助申请人及时更换临期证照。今年3月以来,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升级“小闹钟”服务,累计发送提醒短信4066条,提醒企业和群众及时办理资格证、许可证延续等事项,为企业正常经营和群众办事保驾护航。
如今,在三亚,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便捷与高效。前些天,市民曾女士在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,通过“一鹿快办”3.0版本智慧终端,几分钟就打印出了社保清单和身份证复印件。“现在办事真方便,随时来都能办,涵盖范围广,再也不用担心工作时间赶不上或是排队等候了。”她开心地说。
据了解,“一鹿快办”3.0版本升级后,增设了特色服务、区域服务等专栏,优化了界面布局及事项分类,实现2850项政务服务“掌上办”,还构建起“四级通办(全市通办、全省通办、三亚经济圈通办和跨省通办)”服务体系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“少跑腿、好办事、不添堵”。“以前找办事入口要翻好几层菜单,现在一目了然。”刚使用过新版本平台的企业办事人员张先生表示,“特别是‘按热度’排序功能,让我们知道哪些事项大家办得最多,准备材料时更有参考性。”
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让每一项服务都落到实处,让每一个经营主体都能感受到温暖与便利,助力三亚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
来源: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