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亚,靠什么吸引大湾区?

时间:2025-10-23 17:19

内容来源:三亚新闻网

字体大小:【

文件状态:有效

当鹿城的开放之风再度吹拂广东,这场跨越琼州海峡的携手,已从昔日的“优势互补”,升级为“双向赋能”的战略共振。

在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同频驱动下,三亚与大湾区正携手驶入“共拓蓝海、协同破壁”的合作快车道,书写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
10月20日至21日,两场高规格合作发展对接会相继在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、广州落地——以“琼湾联动启未来自贸赋能谱新篇”为主题的2025年(三亚)合作发展对接会在深圳启幕,逾200名企业代表共赴盛会;次日,“深海智造共创共赢”2025年粤琼(三亚)合作发展对接会在广州接续登场,百余家深耕高端制造、海洋经济等领域的企业齐聚一堂,在思想碰撞中探寻合作路径,在战略对接中锚定发展方向。

从南海之滨到珠江两岸,三亚此番连续向大湾区抛出的“英雄帖”,迅速凝聚起数百家实力企业的关注。

三亚,靠什么吸引大湾区?

一衣带水的两地之缘

琼州海峡的浪涛,千百年来奔涌不息。它曾见证舟楫穿梭的往来,也成为行政版图的界线,却从未隔断海南与广东之间那缕“一衣带水”的缘分。

这缘分,刻在共揽一片海的地理区位中,更融在商道相通的市井烟火间。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,海峡之上划出了清晰的行政边界,但血脉里的相亲、发展中的相携,让这份跨越山海的联结愈发坚韧——这便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战略共鸣的最初伏笔。

时间总以奇妙的刻度,标注缘分的纵深。

1978年12月18日,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,深圳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魄力,从蛇口起步,联动湾区,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。

那时的浪涛,正为远方的海南捎去开放的讯息。

近半个世纪流转,2025年12月18日的脚步渐近。海南自贸港将以全岛封关运作的崭新姿态,完成从“政策红利”到“制度型开放”的关键一跃,扛起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使命。

两个“12·18”,相隔47载,恰似缘分的两个声部,一头连着中国开放的“破冰之旅”,一头系着制度型开放的“进阶之程”,更让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在国家战略图谱中,形成“陆海联动、双向赋能”的完美和声。

这缘分,终究在时代浪潮中升华为优势互补的必然。大湾区是开放型经济的“成熟引擎”,产业集群的厚重、科技创新的锐度、金融服务的精度,优势显著;海南自贸港则是新时代的“新锐先锋”,发展前景光明灿烂。

当“政策高地”与“产业高地”隔空相拥,当“开放门户”与“全球网络”同频共振,“湾区赋能自贸港、自贸港反哺湾区”的良性循环便有了生命力。

机遇正当其时,合作乘风破浪。

这“一衣带水”的缘分,正以更恢弘的旋律,在南海之滨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两场对接会凭何硕果累累?

三亚这次赴广东开展招商引资,不是简单的意向汇聚,而是从隔海对望到双向奔赴的实力印证——两场对接会的硕果累累,藏着三亚吸引大湾区的深层密码。

10月20日,在“琼湾联动启未来自贸赋能谱新篇”2025年(三亚)合作发展对接会上,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携自贸港政策红利与成熟产业生态亮相,17家企业及机构应声签约,海洋工程的深蓝愿景与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在此交融。

次日,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内热度不减。“深海智造共创共赢”2025年粤琼(三亚)合作发展对接会接棒发力,9大重点项目集中签约。从深海装备研发到国际合作孵化,从基金投资布局到海外市场拓展,形成全产业链合作矩阵,将助力三亚突破深海技术瓶颈,构建粤琼海洋经济协同发展生态。

签约笔落的背后,是企业坚定的选择——众多经营主体为何纷纷将目光锁定三亚?

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亮的话语,道出了众多签约企业的心声:“靠近战略前沿、贴近应用场景,海南自贸港‘零关税’‘加工增值’政策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”

一句肺腑之言,点出了三亚吸引力的核心逻辑:始于诚意,成于实力。

这份实力,首先藏在日趋完善的政策体系里。海南自贸港建设从“顺利开局”到“蓬勃发展”再到“成型起势”,已构建起以“零关税、低税率、简税制”为核心,涵盖“5个自由便利”与“1个安全有序流动”的政策制度闭环。随着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脚步声日渐清晰,政策红利正从“纸上”落到“实处”,为企业铺就了降低成本、提升效能的黄金通道。

政策的落地生根,离不开区位优势的坚实支撑。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主阵地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和中国企业国际化桥头堡,三亚的定位本身就是一张“王牌”。在这里,自贸港优惠政策独一无二,创新创业热潮持续涌动,营商环境在迭代优化中愈发优越,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政策红利得到最大程度释放。

区位的优势之外,更有天赋异禀的资源禀赋为发展托底。三亚兼具国家战略要地、种业深海科创高地和国际旅游胜地三重身份,“三度一色”的独特禀赋不可复制。尤其是3220.02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,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天然舞台。

依托资源优势,三亚在短短两天的两场对接会中,精准搭建合作桥梁、高效促成项目对接,用实打实的成果证明了自身的发展潜力与合作价值,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投资三亚,未来可期

唯有聚企成链、集链成群,方能培育出枝繁叶茂的“产业森林”——这是三亚深耕发展的清醒认知,更是其笃行不怠的实践方向。

这份清醒,化作了对投资者的郑重承诺。在对接会上,三亚市委有关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:“三亚将全力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以最大诚意落实政策、以最高效率做好服务、以最实举措保障发展,为企业在三亚投资兴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服务,让每一位投资者在三亚安心投资、顺心创业、舒心发展。”

从“安心投资”到“顺心创业”,再到“舒心发展”,三个词的递进里,是三亚为企业全周期护航的决心,也让无数投资者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
营商环境的温度,更需政策红利的厚度支撑。提及投资三亚,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始终是绕不开的核心。作为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,海南自贸港正以一系列举措打造开放新高地: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全国33项精简至27项,开放之门越开越大;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施行,为投资预期筑牢法治根基;“全国一流、全球前列”的营商环境目标,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。

而封关后的“四个更加”,更让这份期待再升级——74%的“零关税”商品税目比例、宽松的贸易管理、便捷的通行举措、精准的监管模式,每一项都在为海南自贸港的开放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政策的东风,吹旺了三亚的发展热度。

去年,三亚GDP突破千亿元大关;今年上半年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.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第一,1420余万人次过夜游客带来518亿元消费。

“我十分看好三亚的发展。签约之后,我们会在大湾区的范围内进行推介活动,宣传推介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去海南、到三亚发展,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。”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黄柏澄说。

投资三亚,就是投资最好的未来。

当前,三亚正以蓬勃的生机活力,既做政策红利的“转化者”,也做区域协同的“联结者”,更做所有追梦者的“同行者”。这片南海之滨的热土,终将在开放与创新的交织中,书写更多关于成长、突破与共赢的崭新故事。

来源:三亚新闻网

相关稿件

相关推荐

投资洽谈

三亚市投资促进局实行企业化管理、市场化运作,负责统筹执行全市招商引资工作,做好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;负责境内外招商联络处与招商平台的组建和管理工作;负责牵头组织全市性重大投资促进活动;统筹全市招商引资推介和新闻宣传... 【更多】

联系我们

全球投资服务热线:4009-520-520

邮箱:sytcj2020@163.com

传真:0898-88658173

地址:三亚市吉阳区旅文·三亚总部港A2栋10楼

微博扫码关注

公众号扫码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