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亚日报记者 杨洋
1月6日,三亚市“制度执行年”行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召开,超常规举措按下优化营商环境“加速键”;
2月10日,三亚举行“制度建设年”行动成果新闻发布会,努力以最高水平为指引,打造一流营商环境;
近日,市“制度执行年”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,与20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“一对一”访谈,积极当好企业“护航员、快办员、服务员、宣传员”……
为了捧好营商环境“金饭碗”,三亚不断在改革目标上求突破,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,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,措施之紧密、扎实前所未有。
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三亚有着清醒的认知、清楚的路径、清晰的目标。
清醒的认知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如既往对营商环境作出浓墨重彩的阐述,比如,“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,持续推进‘放管服’改革”“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,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”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,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”等。
省委将“以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环境”列为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策略。对此,三亚的干部群众深感共鸣。正是出于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,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“六个三亚”“六个标杆”等奋斗目标。
捧好营商环境“金饭碗”,三亚坚持一个方法论:剥笋式、滚动式改善制度“软环境”,用三年时间打造制度“软环境”,2021年为“制度建设年”、2022年为“制度执行年”、2023年为“制度创新年”。将优化营商环境和“制度执行年”行动这两项重点工作同步部署,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制度执行年”行动的工作主线。
立足实际、远近结合、循序渐进,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“坐标系”、画出了“路线图”。也彰显了三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硬责任扛在肩上,作为硬任务抓在手上,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决心和信心。
清楚的路径
开展“制度执行年”行动,这是三亚持之以恒,一以贯之发出的“动员令”。
企业家的期待,就是三亚奋斗的目标、努力的方向。
坚持高位推动,建立市委书记、市长分别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组长的“双组长”工作推进机制;
强化顶层设计,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规章《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》,以立法形式破解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出“50+90”条改革举措,创新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,构建优化营商环境“1+N”制度体系;
树立“店小二”服务理念,持续发挥建设项目服务专班等服务机制作用,建立市领导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、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,加快推动项目建设,全力服务企业发展。
三亚发布2021“制度建设年”行动20个典型案例、优化营商环境领域6项集成制度。2021年1-12月,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0.25亿元,这一年来,三亚的市场主体多起来、大起来、强起来,真正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清晰的目标
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,正成为三亚上下的共识。对标对表,真功实做,打出优化营商环境“组合拳”。
在“精准”上求突破。聚焦政务环境更加高效、市场环境更加宽松、法治环境更加公平三个方面,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,通“堵点”、破“难点”,不断破除阻碍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,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。
在“专业”上求突破。从招商引智、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保障方面、政务服务方面、项目服务方面、企业诉求回应方面五个维度立体式、全方位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,更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,以优质高效服务赢得市场好口碑。
在“务实”上求突破。三亚正在开展“能力提升建设年”暨深化拓展“查破促”活动,大力促进干部解放思想、提升能力、转变作风,从新思考、新常态、新突破破题,勾勒新路径,谋划新格局,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自贸港建设。
强化实战化大培训,强化专业化大练兵,强化特色化大比武,全方位坚定“稳”的定力、增强“进”的胆识、提升“谋”的眼界、丰富“新”的策略、推动“变”的创造,以“周公吐哺”的精神,以负重拼搏的奋进姿态,努力交出营商环境高分答卷,为打造自贸港新标杆凝聚起强大合力。
优化营商环境,三亚踔厉奋发,奋力前行!